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公开目录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其他>>正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2024—2025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25-10-31 20:08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持续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9号和《牡丹江师范学院校务公开实施细则》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落实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切实将提高办学透明度落到实处,根据学校信息公开实际情况,现将学校20242025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下。本报告全文主要包括概述、信息公开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附注等内容。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249月1日起到20258月31日止。

一、工作概述

1.深化工作机制。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严格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信息公开作为促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推进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坚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宣传力度,做好信息公开监督工作,力求办学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有力保障了社会大众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进展。

2.强化协调联动。学校各单位、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安排、系统联动,实现了常规事项常态化协同、临时事项即时性协同。部门的协调联动更加顺畅,主动把准时间节点,严格落实发布要求,加强有关信息的发布、解读和回应。同时,在信息公开过程中,主动为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提供沟通反馈渠道,将保障知情权、监督权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3.拓宽公开渠道。学校通过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融合方式,立足学校信息公开网站、官网、办公系统为公开信息主渠道,公开校园新闻、最新公告、党政文件、信息通讯、校内通报、校内公示、方案意见、规章制度、校内通知等。学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为辅助,各部门及时进行工作信息公开。同时,严格落实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坚持“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的保密原则,严格按照“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泄密”的保密要求。

二、学校信息公开情况

1.主动公开信息数量。2024—2025学年,通过学校官网信息公开平台公布各类信息454条,通过校园办公系统公开信息1248条。学校依托融媒体中心建设,采用融媒矩阵、报网一体的方式立体化开展学校宣传报道通过学校官网信息公开平台公布各类信息911条,学校依托融媒体中心建设,采用融媒矩阵、报网一体的方式立体化开展学校宣传报道,官方微信平台发布推文766篇,微博发文936篇,短视频120条,短视频累计浏览量266.74万次。通过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学代会报告、简报、报表、校报、校领导接待日、师生面对面、师生意见建议平台等渠道公开的信息达到千余条。

2.主动公开信息内容。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公开、规章制度、统计数据等有关信息公开,公共资源信息公开、与师生员工利益密切相关和社会比较关注的重要事项公开;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信息公开。

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1.本科招生信息公开。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黑龙江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 严格执行招生工作“阳光工程”“26条禁令”等规定和“信息10公开”“30个不得”等招生工作要求,主动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以及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申诉渠道等内容,确保招生录取工作规范有序、阳光透明、公平公正。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黑龙江省招生信息港、牡丹江师范学院本科招生官网、微信平台公众号等各级官方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发布经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教育厅核准的学校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分省、分批次、分科类、分专业招生计划等,考生可通过上述平台渠道按照时间节点查询录取结果、录取人数、最低录取分数等招录信息,并在录取过程中主动邀请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2024—2025学年,学校本科招生网访问量为216863次;牡师院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平台累计发文50篇,总阅读量220183次,总分享量9078次;学校设立招生咨询电话8部,志愿填报和录取期间共接打电话2.2万余次。

2.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严格按照教育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做好信息公开和相关解释工作,按照工作进程分别就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各专业招生人数、一志愿进入复试名单、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拟录取名单及复试成绩等内容对外公开公布,设立考生咨询0453-6515587及申诉电话0453-6515766,接受和处理考生来电、来访和投诉。主要公开平台研究生学院网站年访问量超过10万次,受理咨询电话近万次。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各阶段,各培养单位积极通过中国研招网、中国教育在线、360教育在线等门户平台及微信、腾讯会议、钉钉等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努力做到信息公开最大化。

3.财务信息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和学校重点工作安排,财务处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围绕学校财务工作要点,遵守信息公开条例,在规定时间和范围内,依法公开牡丹江师范学院预决算公开、教育收费信息数据5条,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实效。2024—2025学年,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年度部门决算公开下载118次;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年度部门决算公开下载127次牡丹江师范学院2024年度部门预算公开下载134次;2025年度部门预算公开下载180次。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及投诉方式,财务处公示板长期公示;财务处网站长期公示下载21次;学校网站长期公示下载70次。

4.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公开。学校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校园办公系统、资产管理企业工作群等多种渠道公开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及时更新改版后国有资产管理处网页信息,最新消息、信息公告、政策法规、下载中心等7个板块设置清晰、互动性强。学校目前在官网发布采购、招标信息325条,在国有资产管理处网页最新消息发布13条,全面展示国有资产管理最新动态、工作进展及成效等各方面工作,其中政策法规栏目中上传了《黑龙江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2025年版)》《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和优化政府采购程序的通知》《牡丹江师范学院政府采购内控管理制度(试行)》等省、学校规章制度5项,便于社会监督和校内外师生学习、掌握;学校落实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在官网设置“优化管理专项学习”,上传9项法律规章提升业务能力。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网页下载专区中涉及师生常用材料4项共下载748次;学校在OA办公网上及时发布各类通知,并及时将“关于开展2025年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单位遵照执行,学校2025年度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也一并公布。

5.人事信息公开。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人事制度建设,及时通过学校官网发布校外招聘信息,校园网发布校内招聘信息,人才选用结果及时在学校网站公布,接到举报或意见反馈的及时开展调查处置工作。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共引进32人,其中教师29人、辅导员2人、教辅人员1人。

四、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按照学校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社会公众、学校教职工要求申请相关信息公开的受理机构是学校党政办公室。依照规定,我们公开了受理程序、联系方式等。截止20258月31日,学校未收到任何申请公开信息的相关申请,无不予公开情况。

五、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广大师生员工、社会公众主要通过校园网、OA办公系统、宣传栏、校报、社会媒体、报表等渠道和方式,了解和掌握学校发展建设的相关信息,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得到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认可。截止20258月31日,学校信息公开工作没有收到举报、复议、诉讼的情况。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下步工作举措

2024—2025学年,学校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有关安排和要求扎实开展,但仍有持续改进空间,存在信息公开信息化水平不足、二级单位重视度不够等问题,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强和改进信息公开工作:

1.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梳理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方法,逐步提升数字化信息公开治理水平,深化校务公开,促进依法治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2.强化考核监督。加强对信息公开内容的审查和更新维护,提高信息主动公开的质量;协同各单位提升工作透明度、增强群众信任度,建立工作闭环,通过构建透明、高效的信息公开机制,协同推动信息公开更加真实、准确、立体地体现学校发展成果。

七、附注

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牡丹江师范学院网站信息公开平台(http://xxgk.mdjnu.cn/)查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牡丹江师范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邮编:157011,联系电话:0453-6512555,电子邮箱:mdjsfxybgs@163.com。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办公室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