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公开目录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学位、学科信息>>正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2017-09-29 16:33  

    为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我校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为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学位授权点建设实现突破性发展。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扩大、层次提升、成效显著,实现历史性突破。2011年,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具有含体育教育训练学在内的硕士学位授权的二级学科(方向)22个。2014年,获批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旅游管理硕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20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填补了我校无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空白,一次性覆盖全校各二级学院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学科建设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学科方向相对稳定、学科结构趋于合理、基础实力显著增强、优势特色逐渐突显、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的学科建设体系。建成2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9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3个校级重点学科。构建成省、市、校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框架,明确了不同层次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及定位,以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带动多学科协调发展。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的学科优势已初显,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为学科建设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研究生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长,年招生计划数由“十一五”末的90人增加到273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由“十一五”末的244人增加到682人。多渠道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东北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人;同时开展培养国外留学研究生工作,在校国外留学研究生14人。建成文艺学和特种材料2个省级研究生创新示范基地,筹建体育教育训练学、生物学、思想政治教育3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筹建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旅游管理硕士若干校级联合培养基地。发展方式转变为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并重,培养类型结构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培养模式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评价方式开始转变为学业表现与发展能力并重。
    4.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拥有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培育建设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有各类研究所、研发中心32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科研课题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61项,47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奖励,有160余篇论文被《SCI》、《ISTP》、《EI》、《CSSCI》、新华文摘收录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获得专利206项,出版学术专著196部。
    5.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学科队伍实力,尤其是研究生导师队伍逐年增强,建立起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学科队伍。聘任一级学科带头人4人,一级学科后备带头人4人,二级学科带头人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达到403人,学术型导师134人(其中校外导师17人),专业学位导师269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30人),导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66人。15人被东北师范大学聘为联合培养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获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国家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0名,省级优秀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
    6.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40人,研究生科技创新能逐步增强,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体育教育训练学1篇学位论文被评选为黑龙江省第八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省学位办组织的三次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均为良好,对已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的抽检复查结果良好;9名学生考取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体育学院等院校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在全国数学建模和全国教育硕士教学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32人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承担省、校科研创新项目153项,在三大检索、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8%。
    7.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三级管理体系,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先后制定了重点学科建设、学科经费管理、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导师遴选、论文检测与盲审等各方面规章制度30余项,编制研究生手册、导师手册和管理制度汇编。实施了研究生教学状态自我评价,积极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规范、有序的进行,提高了教学规范化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二五”期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们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可喜的成绩,但与省内外同类水平院校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不容忽视:
学科建设方面
    1.学科建设意识不强,整体规划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部分学科、教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定位,仍处于自发、盲目和被动状态;
    2.学科特色还不够明显或还未形成,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3.学科队伍实力尚待加强,缺乏有影响力的“旗帜型”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结构有待优化;
    4.个别学科重申报轻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建设;
    5.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标志性和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尚显不足。
研究生教育方面
    1.优秀生源的吸引力不强,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生源结构亟待优化;
    2.导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3.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优质教材、质量保障体系等有待完善;
    4.研究生教育观念、教育体制、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仍需深化;
    5.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平台建设和保障条件仍需加强。
二、“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建设,全面推动学科建设整体发展,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培育优势与特色、提升应用水平、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抓好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协调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与一般建设、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关系。树立主动服务、贴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综合实力,立足“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融入我省“龙江丝路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为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努力建设综合实力较强、区域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水平大学。
(二)基本原则
    1.分类指导、分级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学科建设框架和学位授权体系的定位,制定长、中、短期建设的量化指标并稳步推进。
    2.全面统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明确整体发展目标和突破方向,在学科优势与特色、服务需求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优化资源、协调发展、提升内涵的原则。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形成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内涵发展模式。
    4.面向需求、凝炼特色、重在建设的原则。结合地方发展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应用性。
(三)发展思路
    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内涵发展的需要,遵循“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逐步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凸显学科优势特色、应用水平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现建设口径由二级学科建设向一级学科建设转变,建设过程由“重申报”向“申报和建设并重”转变,发展动力由“适应需求”向主动“服务需求”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培养模式由注重知识学习向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转变,培养类型由以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协调发展转变,管理机制由随机性、自发性建设向计划性、自觉性建设转变,评价方式由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学业表现与职业发展能力并重转变。
三、“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重点建设3-5个具有稳定学科方向和鲜明学科特色,在本学科领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优势学科;形成定位准确、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队伍,培育和组建1-2个水平高、后劲足、具有较强创造力的创新团队;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有重点、分层次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学位建设水平,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完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过程管理,完善学位授予机制,构建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评估与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融入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对俄教育合作交流为重点,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主动服务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建设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二)具体目标
    1.学科与学位点建设。
    从学校实际出发,优化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建设定位,突出学科特点,建构合理的学科体系。明确优先发展学科和学科发展定位,明确各学科服务的社会领域与服务方式。
    巩固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成果,力争实现在省内同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相当于原省级重点学科水平)总数达到3-4个,突出重点学科在学科构建体系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以培育特色研究方向、打造特色品牌为目标,在学科特色上做文章,使每个学科都能够提炼出鲜明特色研究方向,以学科特色发展带动队伍建设,以特色学科带动整体建设。
    到2020年,新增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方向)达到30-45个。新增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2-4个。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体育学、教育硕士、翻译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基地。争取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获得立项建设。
    2.学科群建设
    针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筹划学科群建设项目,发挥教学科研的基础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积极筹划构建教育研究、生物物质化学、贸旅与文化交流、民俗与文化研究和艺体研究等学科群版块。
    3.人才培养与质量保障
    保证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递增,实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力争实现在校研究生数达到800人,专业学位和应用型方向培养的研究生规模达到全校研究生总量的70﹪。加强与俄、韩、日等国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扩大留学研究生教育规模。
    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及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基于研究生教育全过程,选取招生、课程建设、学位管理、党建活动、创业就业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改革。依托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总结专项评估工作经验。到2020年,完成各学术型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完成现有专业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有较好导向性和操作性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和运行模式。
    适时实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机制。从发展全局出发,在综合评估和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对学位授权点进行考核,确立质量优先的原则,实行优胜劣汰,支持增列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发展潜力明显的学位授权点。逐渐将动态调整常态化,促进结构与布局优化和培养质量提升。通过学位授权点质量评估和动态调整,培育强化质量监控意识,建立健全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的学位授权体系。
    4.队伍建设。
    依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和导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努力建立一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学科队伍。到2020年,力争培养和引进本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5-6人;力争培养和引进2-3名省部级层面杰出人才;培育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术骨干10人左右;建成5个以上的校级优秀学科梯队,培育形成具有加强影响力的学科团队1-2个;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建设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学科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达150人,省级水平的重点学科团队成员中博士学位教师达到30%以上,导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30%;逐步扩大团队其他人员尤其是学术骨干人员出国学习进修的比例。
四、“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培育优势特色,促进交叉融合,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1.实施重点学科培育计划。集中优质资源,调整学科结构,明确建设重点。在现有学科建设基础上,实施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精心设计与谋划,巩固中国语言文学与物理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确立长远规划,按照省级重点学科标准培育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学科,经过一个五年的建设,打造出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培育具有更高水平的学科,发挥对相关学科的牵动和辐射作用。
    2.实施学科特色培育计划。强化学科品牌特色建设,精心凝炼学科方向,以培育特色 研究方向、打造特色品牌为目标,在学科特色上做文章,使每个学科都凝炼出1-2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形成“品牌效应”。巩固现有研究基础,继续强化功能材料、啮齿动物生态学、北大荒文学、教师教育研究、渤海国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与地方语言保护、抗联历史文化研究等特色与优势,积极扩大影响力。借助地缘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推动食用菌与北药研发、造型艺术与艺术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翻译、金融数学、旅游规划与管理等应用学科领域建设。立足边疆地区,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凸显对俄贸易优势,推进以对俄办学为主要方向的新兴交叉学科和人才培育建设。
    3.建立学科立项建设机制。遵循“扶强”、“扶需”、“扶特”的原则,优先支持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开展立项建设。推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定建设目标和年度任务,参考《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建设考核标准》立项建设。签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任务书》,实行项目和学科带头人目标责任制,将学科建设的职责和目标分解落实,通过过程控制、结题验收开展学科建设,明确学校、学院、带头人(负责人)的责、权关系。
    4.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组织力量,汇聚队伍,探索好理论、好方法、好途径,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实效性,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5.构建学科群建设计划。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科学研究实力为切入点和生长点,围绕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和管理办法等方面,实行“联合、共享、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建设对学校发展和地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学科群。积极筹划以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为主干学科,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研究学科群版块;以生物学和化学为主干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物物质化学学科群版块;以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等为主干学科,加强地方文化建设的民俗与文化研究学科群版块;以外国语言文学和经济管理等为主干学科,面向对俄合作与交流为重点的贸旅与文化交流学科群版块;以音乐学、美术学、体育学等为主干学科,推进区域文体艺术活动的艺体研究学科群版块。
    6.完善学科管理制度、营造学科环境。建立健全符合实际、适合发展的学科制度,遵循先进、全面、可行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组织制度、计划制度、人才管理制度、资源分配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等,不断规范学科建设管理。
(二)加强学位授权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单位建设计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学4个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作为争取博士学位授权的重点建设学科。按照博士学位授权标准进行系统建设,经过培育建设,再确定2-3个具有争取博士学位授权实力的学科进行强化建设,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单位建设。
    2.加强学位授权体系建设。从社会需要出发,积极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相对合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依托现有学位授权点,扩大学科辐射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学位建设体系。对基础条件好、发展速度快、上升潜力大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建设教育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争取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重点扶持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突出特色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夯实基础稳步发展,增强竞争力,在学位授权上实现突破。强化专业学位点培育与建设力度,积极培育专业学位新的生长点,对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授权点在专业学位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风景园林、工程硕士、工商管理、艺术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实现新突破。
    3.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扩大硕士专业学位及应用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促进专业学位与相关职业资格的多元化有机衔接,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组织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教学质量评估、见习岗位设立、实习条件提供等方面的作用。
    4.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突出“质量”与“创新”主题,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吸引优质生源,优化生源结构。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完善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模式,规范培养过程管理,调动研究生主体参与教学、科研、实践和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科学设计课程分类,增加研究方法类、研讨类和实践类等课程。探索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试点项目。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退出制度,改进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加强研究生各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严格学术标准,完善学位论文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授予审核机制,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5.健全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立与办学定位相一致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质量保证方面的作用。增强研究生培养透明度,明晰培养程序和标准、培养指南、管理规章和评价标准等,打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品牌。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定期对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改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学风监管、学术道德监控与惩戒等机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6.关注研究生日常管理。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健全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制度,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建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优良教风学风建设。做好后勤保障及就业、创业等工作。
(三)加强学科队伍、导师队伍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1.加强学科队伍能力建设。以全面提高学科队伍整体素质和实力为出发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注重各学科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优化学科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建设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持久发展的学科队伍梯队。加强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突出带头人的第一责任人作用;遴选若干名具有发展潜力的带头人或骨干进行量化目标重点培养,力争培养出在国内相应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并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汇聚人才队伍、产出高水平成果。重视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的条件与环境,制定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保证学科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与服务,支持学术交流、访学和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建设教学、科研交流和技能培训平台,开展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建立和完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制度。
    2.实施优秀导师建设工程。优化导师成长环境,强化研究生导师的主体作用和责任意识,完善导师的遴选、聘任、考核、培训、奖惩机制。落实以科学研究、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招生选拔以及奖、助学金评定等工作中的作用与权力,支持导师的培训、研修、访学、交流与合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引导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认真教书育人。建立起一只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培育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果显著、贡献突出的优秀导师。
    3.加强创新团队、导师团队建设。注重创新团队的建设,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创新团队;不拘泥于学科框架,围绕研究方向或重大研究课题引进或整合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行复合导师制,坚持以导师负责为主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完善校内外团队式“导师组”、“双导师”指导模式。聘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企)业专家及境外专家,组建专业化的指导团队,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4.改革导师评聘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导师绩效考评机制,实施研究生导师资格动态管理。改变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的单一导向,将研究生成长作为对导师考核的重要要素。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将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成果、工作量以及质量评价结果列入相关系列教师考评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求。建立研究生导师招生上岗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
五、“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保障
    1.健全组织管理体制。完善“二级管理”模式和“三级责任”制度,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完善管理,形成“学校—学院(学科、学位点)—带头人(导师)”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各层面紧密结合、齐抓共管,提升高效、高质的管理服务水平。
    2.完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完善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资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重点学科检查评估办法等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定期学科评价、学科建设项目过程检查和结束验收评估。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注重评建结合,建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监控机制,推行质量评估制度,适时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以评促建目标。
    3.完善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和整合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学科资源和科研力量,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以科研建学科,以学科促科研。加强研究创新基地、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全面提升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以教学、科研、实践为基础,做好资源共享的设计与设施购置的调研与论证,构建相对完备、适度超前的教学、科研、实践设备体系,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为创新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服务的功能。
(二)队伍保障
    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导师绩效考评、津贴与奖励制度。设立奖励基金,奖励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强化基层责任,提高骨干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注重科研教研成果,完善科研教研奖励机制和办法,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逐步完善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的制度。
    2.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以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思想,推动学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学校予以政策和经费支持,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举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提高重点学科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增强我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安排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导师到国内外同类学科学习、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
(三)经费保障
    1.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积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努力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健全以省级投入和学校匹配为主、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的体制;确保经费分配合理,及时到位,使用高效。
    2.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确立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投入的优先地位,加大对学科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学科、学位点建设的专项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确保经费数量充足,坚持“按类建设、重点资助”的原则,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经费进行不同强度的合理分配,学校按照省级经费1:1进行配套投入。加大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投入,加大研究生教育基地建设投入,加大研究生教育奖助贷经费投入。
    3.健全经费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费使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专款专用,保证学科建设和教育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统筹使用各类经费,确保研究生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效性;积极开拓资源途径,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建设;规范各类评审工作程序,完善质量评估、课程建设、立项申报、成果奖励等政策制度。
(四)公共服务体系保障
    积极改善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以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为目标,通过改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图书馆、科学研究资源数据库、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校园网络建设,强化实验室的服务功能,营造有利于学科建设的人文环境与学术氛围,为我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办公室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