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公开目录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基本信息>>正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4-10-24 15:27  

(2011年—2015年)

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主动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适度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一、现实基础

办学规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达到16700人,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5000人的目标,研究生、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形成了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的两级办学体系。

学科专业建设。凝聚态物理、文艺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等5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成功增列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学校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级重点学科和11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牡丹江市学科带头人11人。

“十一五”期间,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5个,涵盖了八大学科门类,省级重点专业总数达到4个,校级重点专业总数达到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3个,建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课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牡丹江师范学院2005-2007年课程建设发展规划》,注重团队作用的发挥,围绕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双语教学实践等方面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新增校级优秀课16门,新建校级精品课24门,总数达到36门;新建省级精品课9门,总数达到了14门,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

科研能力。“十一五”期间,学校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教师科研能力逐步提升,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建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发表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800余篇,有95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省市合作共建以来,学校积极与牡丹江市及周边市县开展合作共建,大力开展牡丹江地区文化研究,学校博物馆建成,1万余件新石器至渤海国时期的珍贵文物被学校收藏,历史文化研究得到进一步推进。成功承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两次,反响良好。完成了科研经费投入、发表论文总量等“十一五”既定目标。人文社科类国家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312人。“十一五”期间,学校通过实施“百名硕士”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博士总数达到39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总数达到410人,专任教师中的硕博比例超过50%。有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有2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

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束后,学校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推行了“三学期制”,增设了社会实践学期;为了实现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行了结构学分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校园、校校、校企“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我校主导的牡市6所高校的跨校选修、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法、顶岗支教、建立教师实践基地等教学改革,在社会上反响良好,受到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声誉。2010年我校被评为黑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并批准为黑龙江省首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地。

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学校按照水平评估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争取省拨经费(高教强省)年生均达到5,000元。

基本建设方面:完成了10号学生公寓扩建、外语教学楼、图书馆二期工程、游泳馆、国际教育学院等建设任务,基本满足了办学需求。

教学仪器设备与图书馆建设: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10,583万元,满足了教学科研需要;增加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数量,馆藏图书达到93.6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2个,已经形成了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虚拟馆藏资源复合型文献体系,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校园网络建设:实现了“万兆核心、千兆汇聚、百兆桌面”的网络架构。学校网络出口带宽为3Gbps;公网IP地址数已达4080个,并成为中国科研计算机网牡丹江地区的节点单位。校级信息管理系统已达22个,为学校的升级发展提供了信息网络服务保障。

社会影响。“十一五”期间,学校以培养合格人才,构建关爱型、文化型和节约型“三型校园”为目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了“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民进支部获民进“中央先进集体”。

对外合作。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培养与互派留学生等多种方式与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有多名海外知名学者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

二、“十二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内涵建设依然面临着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严峻形势。建设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在“十一五”时期未能如期实现,仍将是学校“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努力的方向。

1、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为我校科学发展创造了重大的战略机遇。

2010年,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三大战略目标和一系列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重大举措。未来的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培育方式,着力实现“两个战略性转变”,即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着力实现“两个提高”,即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高等教育指明发展方向。这是党和国家依据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建设内在需要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政府将进一步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政策性扶持、增加资金投入,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在推进高等教育规模稳定发展的同时,对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之后即将步入大提高阶段。我校的科学发展必将迎来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

2、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学校的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提供了机遇。

黑龙江省近几年提出了高教强省规划和“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战略。从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布局看,东部地区资源分散、力量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没有综合性大学。这是我们争取资源,提高水平,提升内涵的重要抓手和机遇。这些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东北地区人才建设方面存在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创造优势,培养各类人才,是我校在未来五年以至更远的时间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同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高校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也为学校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我们对俄、日、韩的教育交流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2010年6月,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召开,确定了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学校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3、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

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当前,人民群众对上好大学、好中学、好小学和高水平幼儿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强烈。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办好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将加大对省属师范大学的政策支持,提高教师待遇、实施“国培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周期培训等政策。诸多的优惠政策为我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经历了52年艰苦创业,在农村办学、搬迁、评估、申硕等重要历史阶段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处于还历史欠账、抓当前建设、谋未来发展的艰难时期。内部压力和外部挑战并存,很多问题和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日益成为阻碍未来发展的瓶颈。

1、办学特色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凝练,办学体制机制不够科学。

2、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优势不明显。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3、办学资源、办学空间长期严重不足。

4、服务地方能力不足。

5、师资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以至今后更长的一个时期,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竞争分化的关键期。为此,学校要全面、系统、深入地推进内涵发展,进一步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工程。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抓住质量这个生命线,通过发展特色、创新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发展的道路,在保持特色与协调发展中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事业的发展要求广大师生员工必须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推进内涵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在“十二五”和更远的时期内为把我校建成地方高水平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部分 “十二五”时期总体战略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以世界的眼光、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的战略方针,发扬“创新、务实、精细、高效”的治校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工程,拓展国际化办学,重点突出“跨越升级”的主题,贯彻“培养精英、追求卓越”的主线,抓好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努力把牡丹江师范学院建设成为综合实力较强、区域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省属高水平大学。

二、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创造优异,服务社会。

三、战略方针与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是牡丹江师范学院战略攻坚阶段。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改革创新、提升质量”的十六字战略方针,推进学校跨越发展。

坚持内强素质,打造“学习型”两支队伍。育人为本是学校的根本任务,造就为人师表、业务精湛、善于管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坚持外树形象,培育“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思想解放、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以“团结创新的领导班子、求真务实的师资队伍、高效热情的管理队伍、爱国敬业的莘莘学子”享誉国内外。

坚持改革创新,建立符合大学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积极开展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大学制度体系。

坚持提升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是社会的要求,是办学的基础,也是我校的生根立命之本。实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落实精品师范育精英、非师专业求卓越的思想,争取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能够跻身于省内高校前列。

四、战略定位与阶段目标

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学校的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在未来的十五年中,学校发展将分三个阶段,五年打基础,十年建大学,十五年实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远景目标。

第一步,2011—2015年,按综合性大学标准起步建设,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突破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跻身于省属高校前列,实现更名为“大学”的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两个具体目标:

1、2014年,以质量工程项目为牵引,跻身于省属地方高校前列。

2、2015年,以建设“大学”标准为重点,实现晋升为“大学”的目标。同时,达到或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博士授予权建设单位的要求。

第二步,2016—2020年,以扩大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和成果为重点,提升学校办学在国内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第三步,2020—2025年,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办学特色国内知名、国外有一定影响,由教学型转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

具体目标:

——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逐步扩大规模,达到800人以上。

——本科教育: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精英化人才,非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卓越化人才。规模稳定在15000人左右,专业总数在50个左右,涵盖9个学科门类,专业生均80人左右;力争建设成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获得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出版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规划教材,1部国家级获奖教材,2部省级获奖教材。

——继续教育:各类继续教育学生规模达到4000人。大力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探索城乡社区教育。

——留学生教育:开拓国际视野,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办好留学生教育,努力建成“外国人学汉语首选学校”。到2015年,各类留学生总规模达到200人左右。

——学科建设:新增1个省级重点学科;3-5个校级重点学科;3-5个高水平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10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学科方向;现有一级硕士学科点初步具备博士学位授权点条件。

——队伍建设:到2015年,生师比达到18:1以下,正高职教师比例达到10%,副高职以上教师比例达到4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15%。培养10名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培养30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科学研究:到2015年,年科研经费达到500万,省级以上科研机构达到4个,力争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篇以上,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0篇以上。

第三部分 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

未来5-10年,是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育改革和提高综合实力的关键时期。为此,学校将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国际化、校园建设等关系到学校中长期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

一、实施质量立校工程

(一)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研究生教育实施 “三段式”、“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教育实施校园、校校、校企合作的“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学思结合”;通过“因材施教”,促进多样化人才成长;通过“三学期制”的社会实践,培养“知行统一”的人才;通过“实验班”制度和“企业化院系试点”,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跨学科、跨校选修、双学位和双专业制,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服务能力。

——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计划。现有省级重点专业通过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专业验收,并围绕这些专业制定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争取新增至少1个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围绕现有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制定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计划,新增至少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部国家规划教材。

——专业结构优化计划。根据黑龙江省及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优化专业结构。优先增设社会有需求但我校还没有的高新技术专业如软件开发、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等;加快短缺专业如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动漫、翻译等专业的建设;积极发展与现代服务业和国际经贸往来相关的工商管理、旅游、商务外语、金融会计、食品加工等专业;围绕人文学科,建设人文艺术学科特色专业,为弘扬龙江文化提供人才支持。发挥教师教育专业优势,培养精英人才;加快非师范专业建设步伐,培养卓越化应用型人才。

——专业带头人建设计划。围绕省级、校级重点专业,启动专业带头人建设计划,形成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合理的专业建设梯队,推进专业建设步伐。围绕新增专业,启动专业负责人计划,投入专项资金,加快新专业的建设步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模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守法、服务社会”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爱祖国、懂学习、会做事”的时代新人。通过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术讲座、实施学生创新项目等形式,开展学生课内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计划。加大实验教师的建设和培训力度,确保实验教学的时数和质量;狠抓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落实,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精选教师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抓实“证书制”管理;非师专业鼓励“双证书制”和“订单式培养”。同步推进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大非师专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探索研究生“社会实践”计划。

——课程设置改革计划。修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善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结构。继续开展校级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以课程带动专业发展。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国际化水平。全面推动大学外语和“两课教学”等公共课程改革,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

——资助优秀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出版计划。围绕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出优秀教材、讲义、多媒体课件,资助20部教材、20门课件出版。

——教学质量评估计划。建立健全我校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效率,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质量评估规范化、制度化。

——人才培养立交桥计划。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的社会服务新途径,积极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远程教育与在校面授相结合、在岗培训与终身教育相结合、技能培训与知识更新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找准为社会服务的着力点,建立人才立交桥体系。

——对外合作交流及留学生教育拓展计划。积极拓展国际交流领域,把学校的建设、发展置于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努力建立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等合作平台,进行双语教师培训,争取每年选派20名教师进行提高培训和若干名学生互换;积极做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引进境外优秀教材、高水平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增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合作办学质量,力争到2015年,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3个以上;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推进与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地区高校的合作,使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形成鲜明的特色,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做好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黑龙江省考试基地建设。

(二)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着眼于未来和长远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应用学科为主的学科发展思路,推进学科建设的特色发展、梯度发展和团队发展战略。重点建成若干具备省级重点学科的基本条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优势学科,形成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科群建设计划。探索构建以应用学科为主干、以基础学科为支撑、以特色学科为重点的教育研究、文化艺术、社会经济与管理、数理信息、新材料与化工技术、生物与生物物质化学六大学科群。

——学科点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体育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数学等实力较强的学科;培育扶持历史学、艺术学(美术学、音乐学)与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到2015年,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总数达到8-12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方向)达到40个左右。

——学科队伍建设计划。到2015年,导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

——学科结构优化计划。紧密联系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布局。逐步发挥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育文化作用,理工类学科的实践开发作用,经管类学科的应用指导作用,使学科建设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形成共生、共荣、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凝练学科方向,实现学科与产业的有机联系,使学科建设在支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社会效益显著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科学研究

——科研发展方向凝练计划。凝练科研发展方向,突出特色研究。在自然科学方面,重点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和信息产业;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地方文化研究、书刻艺术研究和旅游文化产业研究等为特色。鼓励开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在某些研究领域达到国内、省内或同层次院校的先进水平。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充分发挥牡丹江超硬材料生产基地的优势,进一步做好超硬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通过科研机构的重组与管理机制的创新,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组建若干个开放型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建设2—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1—2个校级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到2015年,省级重点实验室增至2个,建成省级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1个。

——人文社会科学基地建设计划。加强人文社科基地建设,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发挥我校在历史文化、文艺学、书刻艺术、思想政治理论和环境文化等领域的研究优势,建设2—4个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结合人才强校工程,扶持以团队形式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和课题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国家与我省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相关方向上组织、培育若干个优秀学术群体,形成稳定的科学研究与科技研发团队。培育3—5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力争获得1—2个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科研后备力量培养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继续实施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计划和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结合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文社科基地建设,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科研后备人才。力争用五年的时间,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议的达到100人次,骨干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的达到50人次。

——科研管理制度创新计划。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开展学术交流,力争产生一批高质量科研成果。修订和完善各种科研管理制度,全面实施牡丹江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发展计划,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校影响力提升计划。积极主办或承办各种学术会议,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术影响,争取主办3—5次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大项目、大成果、大奖项”突破计划。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间的科技合作与联合攻关。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力争在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计划项目和省科技重大项目上有较大的突破,争取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奖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方面有所突破。

——社会服务功能完善计划。坚持产学研结合,完善社会服务功能。依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家战略以及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区域战略,以牡丹江市建设对俄贸易加工区为载体,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开辟东北亚自由商业区、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围绕牡丹江市“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三大战略,扩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平台,重点开展新材料、生物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与服务。加快我校地方文化、商务与物流、旅游与文化产业等领域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和研究中心。

二、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培养和造就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科学、布局合理、效能明显的人才队伍。培养一批政治过硬、甘于奉献、精通管理的优秀管理人才。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龙江学者后备人选支持计划。广开渠道,采取各种措施聘请省外和国外知名学者来校担任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紧紧围绕我校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开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学校在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十二五”期间,培养出学术造诣较高、在省内同学科领域内具有领先水平、接近龙江学者后备标准的学科带头人10名。

——“六个一”工程。力争在5年内,培养学术拔尖人才10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培养教学骨干100名,培养科研骨干100名,引进博士达到100名。

——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以重点学科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标志性成果为目标,集中人才优势,精心培育、加快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到2015年,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达到10名,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趋于合理。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及早参与科研工作、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重点科研基地研修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即通过三种经历(国内学术研修经历,海外学术研修经历和校外社会工作经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以学科和专业为重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努力打造大项目、大成果、大人才的汇集平台。不断释放人才洼地效应、环境集聚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创新的激情和活力。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创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承载与发展基地,在实践中聚集和培养一批“双师型”人才。到2015年,“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

——优秀党政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强选拔和培养,每年选拔5—7名优秀管理人员到党校学习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师德师风育人标兵计划。每两年评选出10名育人标兵,使“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求实奋进”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

——“三个100”计划。为提升广大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启动“百名教授、博士进百企计划”、“百名硕士、讲师进县区计划”、“百名企业家进校讲学计划”。

——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外国国籍人才和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派遣教师赴国外学术交流、进修、讲学的机制,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师资管理体制,建立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才队伍,适应学校国际化的需要;鼓励教师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使他们能够跻身于国际学术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发表学术见解,建立学术联系,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校影响。

三、实施特色兴校工程

围绕“内涵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充分研究省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地方区域性大学发展建设经验,以及具体校情的基础上,实施特色兴校工程。培育、弘扬、凝练、升华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特色兴校工程分两步走,第一步:2010-2015年为特色建设的凝练和形成阶段;第二步:2015-2025年为特色建设的保持、发扬和强化阶段。

(一)立足人才培养领域的特色建设。

——办精品师范,形成教师教育特色,彰显师范教育精英化。紧密结合专业需求和学校实际,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树立精品意识,科学开展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的优秀基础教育师资。

——形成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彰显非师范教育卓越化。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思想健康、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突出、适应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二)立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特色建设。

——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服务特色建设。努力培育科技创新特色,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开展相关领域的项目研究,积极与地方企业对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研究中心和重要服务基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服务特色建设。努力打造学科、专业建设特色。立足我校实际,重点支持凝聚态物理、生物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在超硬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三)立足于文化传承、研究领域的特色建设。

——打造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特色。深入系统地研究牡丹江地区的历史文化。集中组织我校在肃慎文化、渤海文化、流人文化、边疆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牡丹江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努力在两三个领域(如木刻艺术、渤海文化)形成我校历史文化研究特色。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打造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品牌。加强广播、电视、报业等产业的重组联合研究,依托牡丹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推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四)立足于学校管理、校园文化领域的特色建设。

——学校管理特色。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时代发展,总结学校发展历程中成功的管理经验,凝练学校管理特色。

——校园文化特色。继承、发扬、创新大荒地精神,依托“三型校园”建设,培育大学文化、积淀大学精神,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四、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暂定)”建设项目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使学校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稳定、吸引高层次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申请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暂定)”。成立“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暂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及黑龙江师范大学筹建机构。争取按照省市共建的合作精神,把黑龙江省政府、牡丹江市政府统一纳入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共同建设。

依据称为大学的普通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结合我校现实基础,分解指标,立项建设,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稳定本科生规模,大力拓展研究生、留学生教育;继续加强学科建设,迅速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多途径壮大师资队伍,聚精会神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和谐发展,全力向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学校更名这一历史性跨越。

五、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项目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和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项目,编制牡丹江师范学院《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项目建设前期规划》,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前期筹备和建设阶段(2011—2012年底)。

组织论证,整合资源,培育方向。针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需求和发展战略,结合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分析预测学位授权体系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确定学校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明确建设方向,整合资源,重点培育。

第二步,项目申报和建设阶段(2013—2015)。

向省学位委员会申报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拟立项建设单位。对照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条件,组织队伍,专项建设,积极向省学位委员会申报建设立项,争取确定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

第三步,全面建设和攻关阶段(2016—2020)。

经过5年的前期建设,获得建设立项,编制《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项目建设规划》,开展全面建设和项目攻关,力争在2016—2020年规划周期内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六、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加强教学行政和生活用房、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工厂)建设,四项教学经费持续增加,力争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各项生均指标达到升格为大学的基本标准。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图书资料建设

2015年,馆藏图书册数由现在的93.62万册增长到120万册,数据库由9个增加至20个,电子图书增长到8TB,“十二五”期间重点学科文献经费达到纸质图书总经费的45%。

(二)实验室调整与改造

实施《牡丹江师范学院基础实验室改造和实验室整合调整方案》,加强和改善既有实验室,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合理增加,梯次配置。到2015年,学校教学仪器总值达到1.6亿元。

(三)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驻牡单位以及企业合作,努力拓展校外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空间。

(四)校园基本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依据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建设大学的任务,努力实现基本建设达标。加大美化、绿化力度,科学论证、合理进行校园功能区划分,形成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优美宜人、文化底蕴深厚、风格独特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

通过构建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实施平台,促进我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支队伍从观念到手段尽快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进一步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各领域工作的保障作用,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程序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构建学校数据中心和资源库,为早日在我校建成先进实用、安全可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数字化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民生工程建设

尽最大努力去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职工待遇,把职工住宅打造成“民心工程”,稳定教师队伍。千方百计惠及民生,让全体教职员工真正地、更多地、更好地享受到学校改革发展成果。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方面,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人才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全员覆盖的学习、培训、评优、研究的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学习体系,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党员和师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业务素养。建立健全政治思想理论学习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价机制,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方面,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凝聚力。

(二)加强组织建设。以提高党对学校的领导能力为重点,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不断提高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水平;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要进一步明确院(系)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为院(系)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认真落实院(系)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完善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创新党支部的活动方式,加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在优秀大学生、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中积极发展党员。探索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落脚点,促进全校学生健康成才,使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水平进入全省高校先进行列。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班子建设首位;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领导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探索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继续完善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方式和途径,努力构建一支年龄、知识、能力、学历、专业等结构合理的干部队伍。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把加强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的各项任务与学校中心工作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紧密结合,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具体责任;建立督查机制,保证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建立考评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逐步推进党务公开,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加强民主监督,努力拓宽党外监督渠道。要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注重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校园风气,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严谨求实、潜心治学的学术风气。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要带头坚守学术道德,做良好教风、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统筹各部门的育人合力,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充分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着力抓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四部分 实现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领导和组织推进规划实施工作。成立学校规划实施督办组,由党办、校办、监察处等部门组成,负责对规划实施责任单位进行跟踪检查和督促。

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体现在学校学年度工作计划中,切实落实到学校推进工作的每个具体阶段和环节。

建立规划实施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将实施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建立日常检查督办与年度总结评估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监控。

二、政策保障

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力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参照国家支持西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处在边疆省份的地方高校给予支持,在“省市共建”、“更名”、“申博”等项目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中外合作等方面对牡丹江师范学院给予政策倾斜;力争地方政府对牡丹江师范学院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拔尖人才和高学历骨干教师的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力争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校园规划、科技产业开发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

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围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工程和更名为“黑龙江师范大学(暂定)”建设项目、申请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项目,分别形成工作方案,学校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

三、制度保障

以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为目标,理顺管理关系、规范各级各类管理权力运行,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二级学院办学活力,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依据《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修订大学章程,全面修订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先导,稳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完成新一轮核编设岗工作,全面推行聘任制,实现人员管理模式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施展才华的体制机制。

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二级学院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制度,形成校、院、系三级建制,校、院二级管理,逐渐实现以院为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考核体系,完善现代大学办学体制和机制,适应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

四、资源保障

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深化学校内部财务制度改革,努力促进增收节支,规范各种财务行为。坚持把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财务管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固本培元,确保学校基本收入持续增长。在生均拨款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多种渠道筹资融资,推进省市共建。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与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保障学校四项教学经费,在每年1,200万的基础上,每年增长5%~10%。确保学校经费使用科学合理,为规划实施提供可靠的财务保障。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益。促进资产的整合利用和合理配置,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进一步完善后勤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学校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学校的内涵建设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战略机遇期,治理任务与发展任务同等艰巨,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预订目标,任重道远,需要全院上下同心同德,共赴时艰,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无私奉献,默默坚守。只要我们勇于面对挑战,抢抓发展机遇,未雨绸缪,科学规划,就一定能够开创又一轮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学校将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新的发展。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办公室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